

陶芳明,男,農歷1965年12月27日出生于義津鎮高升村付咀村民組。中專學歷。小學畢業于高升小學,初中畢業于牛集農中。中考以高分達到中師錄取分數線,班主任建議報考高中,將來再考大學,于是到錢橋中學就讀。高中讀完一年,因家庭困難而輟學,前往江西南昌做布匹生意。五年后轉移到蘇州常熟,做布匹生意的同時,兼搞綠化工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又從常熟轉移到無錫市,從事綠化工程和服裝生意。他吃苦耐勞,好學上進,為人率真坦誠,守信無欺,因而無論在精英階層還是在草根基層,都有廣泛的朋友和人脈資源,這為他的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無錫打拼近20年,靠勤勞和智慧,成了鄧小平南巡講話后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富了不忘本,回報家人和社會,老二和老三兄弟倆在他的幫助下,在無錫都過上了“有房有車”的小康生活;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扶貧、扶困、助學等,付出不求名,自覺地承擔起一個成功商人的社會責任。皖桐白楊陶氏“八修”家譜,首次捐款一萬元,并還承擔了許多“八修”的其他開支。另外,與其他商人不同的是,他在商場打拼的同時,一直不放棄讀書學習,特別喜歡中西方哲學和傳統經典文化,柏拉圖的著作及《周易》、《老子》等,他都通讀多遍,并做詳細讀書筆記。閱讀不僅提升了自身素質,使他成為儒雅商人,還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常用古代的這些哲理名言來教育孩子,讓他們從小要有節儉意識,從小要樹立遠大志向,確定人生目標。他與孩子是父子關系,但更是“亦師亦友亦學生”,兩個孩子在他的影響下,都刻苦用功,非常優秀。長子陶善揚,中考以726分的優異成績(滿分750)考入江蘇省常熟中學,高中畢業后又以高分考入湖南科技大學,攻讀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專業,現供職于無錫市新區工業園;媳婦王利娟,天津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畢業,亦供職于無錫市新區工業園;女兒陶莉,畢業于徐州礦業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現供職于南京金融部門;女婿王小棚,大學畢業后供職于南京市軌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