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限码区/国产寂寞妇女偷情/粉嫩p极品/xxxx9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當代陶姓專家學者名錄
作者:  文章來源:  點擊數 12281  更新時間:2015/7/23 10:48:12  文章錄入:zytfj

陶愚川,1912年生,浙江紹興人。早年留學日本、美國,獲密歇根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曾任藍田師范學院、中山大學教授,大夏大學教授、教育主任。建國后,任曲阜師范大學教授。專于中國教育史。出版專著《中國教育史比較研究》,引起教��史學界的轟動,填補了國家教育史方面的一項空白。1998年2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泰安逝世。

陶亨咸,1914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紹興。中科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長期從事機械工程技術領導工作,是全國政協第二、三、四、五、六、七屆委員,1982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1980~1985年兼任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擔任多項社會兼職,為機械工業的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作出了貢獻。

陶國泰,1916年出生,江蘇無錫人,主任醫師,教授,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4年創立南京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1987年8月該中心WHO任命為科研和培訓合作中心,并被國家衛生部任命為中國兒童心理衛生指導中心。

陶大鏞,1918年生于上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0年4月18日逝世,享年93歲。

陶壽淇,1918年生,浙江紹興人。心血管內科學家。建國后,歷任上海第一醫學院內科主任、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咨詢團顧問組成員等。為心臟內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投身于預防心臟病學研究,并推動了這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陶詩言,1919年生于浙江嘉興。生前從事大氣環流和天氣動力學研究工作,為中國天氣預報事業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培養了大批天氣預報專家。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兼任南京大學氣象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12月逝世,享年94歲。

陶鼎來,1920年生,湖北新洲人。農業工程學家。曾任江蘇省農林局農場管理局工程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中國水利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倡導應用系統工程方法于中國農業。是第三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陶振宇,1927年生,湖南衡陽人。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巖石力學專家。長期從事巖土力學與工程的教學、生產和科研工作,是中國巖石力學學科,尤其是水工巖石力學學科的創始人之一。發表論文180余篇,主編、合編及參編論著17部,獲省部級各種科技獎勵10項,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逝世。

陶宗震,1928年生,江蘇武進人。現為國家建設部享受教授、研究員待遇的高級建筑師、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編審。在我國城市規劃、建筑歷史理論研究、文物古跡保護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作了大量開創、開拓工作,并多次獲得國家及部級獎勵。

陶學文,1930年生于上海,力學教育家。曾任大連鐵道學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二、三、四屆理事,籌建遼寧省力學學會并任第一、二、三屆常務副理事長。1982年起,先后被教育部聘為工科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材料力學小組)。

陶德麟,1931年生,湖北武漢人,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著名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和召集人等多項社會兼職,受聘為清華大學等10多所高校兼職教授,1991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陶如讓,1931年生于安徽合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法家,其篆隸各體皆形成獨特風格,從事教育工作達50年。先后擔任《裝��》和《雕塑》雜志主編及藝術顧問。

陶桂華,1931年生,河北安次縣人,現任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曾任河北醫學院第二醫院內科副主任,曾兼任河北省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衛生科普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理事,石家莊市心血管病學會主任委員。

 

陶樹人,1932年生于江蘇海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技術經濟評價、項目管理、資源經濟評價。兼任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組專家等職務。

陶佩珍,1933年生,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長為抗病毒化療,微生物藥物,病毒酶。多年堅持抗病毒抗生素的研究,首先在國內報道新抗病毒抗生素變活霉素A,曾承擔或參與多項國家課題基金。發表論文60多篇。

陶勤南,1933年生,江蘇蘇州人。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博士生導師。長期擔任化肥研究室負責人。現任浙江省政協第八屆常委及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員,并兼任教育委員會主任。

陶松齡,1933年生,城市發展戰略專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該院院長。

陶奎元,1934年生于江蘇常熟。火山地質學與巖石學家,國土資源部南京地礦研究所教授、原中國地質科學院火山礦產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是火山地質與礦產、火成巖、巖石圖與動力學、旅游地學。

陶德平,1934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香港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主要的科研領域為葉輪機二次流與分離流等。已入編《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等多部典籍。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陶堯森,1934年生于江蘇鎮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船模試驗室主任。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流體力學的教學及科研。兼任中國海洋工程學會理事及海洋能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陶寶祺,1935年生于江蘇常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結構測試專家,航空教育家,中國航空智能材料與結構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1年3月逝世。

陶本藻,1935年生,浙江紹興人,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自然地理學和測繪學研究,發表專著和合著教材18部、論文近兩百篇,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國家測繪局和教育部等基金項目近二十項。

陶漢之,1935年生,安徽穎上人。安徽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植物生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兼任中國生態學會會員,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安徽省植物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陶華學,1935年生,四川簡陽人,山東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余篇,199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1993年被選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國際名人傳記協會成員、美國名人傳記協會理事。

陶潔,女,1936年生,浙江紹興人。北京大學教授、校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全國美國文學學會理事、副會長,教育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委員。

陶瑞寶,1937年生,上海人。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統計物理和凝聚態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創了自旋算子玻色變換的投影算子理論,把變換后對玻色空間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受到國際上的重視和采用。

陶純孝,女,1937年生于重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單簧管教授、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音協表演藝術委員會單簧管學會會長,現兼任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大學及附中教學督導。

陶詠白,女,1937年10月生,江蘇江陰市蘇市橋人。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婦女理論研究會會員,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女子美術史與女性美術的專題研究。共發表評論文章150余篇,約100萬字。代表作有:《中國油畫280年》、《女兒國的圣歌》、《眾里尋他千百度》等。

陶康華,上海師范大學城市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理事長,上海長三角生態產業組合聯合董事會主席。上海師范大學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上海城市科學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建設委員會科技歷屆委員,上海市注冊咨詢專家,中國鄉村規劃設計院顧問。

陶祖萊,1938年生,江蘇人。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在生物力學和空間生物流體方面居國內首列,所建細胞力學和連續流式電泳流體力學實驗系統達國際水平。1992年獲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陶純堪,1938年生,重慶人。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光學工程、光學信息論和生物光子學的研究,發表論文百余篇,專利11項,主持研制了我國首臺激光共焦掃描顯微鏡,是信息光學領域相關理論的著名學者。

陶立璠,1938年生,甘肅蘭州人。中央民族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民俗學基礎理論、少數民族民間文學,著作20多種,發表論文百余篇。兼任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副會長。

陶用舒,1938年生,湖南安化人。曾任益陽師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教授。兼任湖南省歷史學會、湖南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湘湘文化研究會理事,湖南省師專、教育學院歷史研究會理事長,組織整理古籍《陶澍集》,獨撰《陶澍評傳》等著作。1995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稱號。

陶有略,1938年生,安徽舒城人。現任福建中醫學院骨傷系傷科教研室主任,省第二人民醫院骨傷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骨傷碩士研究生導師。

陶學禹,1938年生,河南淮陽人。現任中國礦業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企業經濟研究,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11部、承擔各類課題10余項。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陶宗英,1938年生,江西南城人。上海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曾任中國數學會概率統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概率統計學會副理事長。第一次嚴格證明了作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之一的國際公認的量子力學理論是一個邏輯上自相矛盾的理論體系,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反響,被推薦為我國“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

陶學康,1939年生,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結構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科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試驗與分析研究,先后主持過多項國家及建設部重點科研課題。擔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分科學會副理事長等多項社會兼職。

陶文銓,1939年生,浙江紹興人。國際數值傳熱學知名專家,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專著與教材9部,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專利10項。200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陶龍光,1940 年生。曾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黨委副書記、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助理等職。現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深部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巖土錨固工程協會理事。1993 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陶生桂,1940年生,江蘇省常熟人。上海鐵道大學電氣工程系電機電器及其控制室主任,教授。1997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待遇。

陶文鵬,1941年生,廣西南寧人。主要學術專長是唐宋文學,現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山水旅游文學研究會理事,王維研究學會理事。發表論文70余篇,出版專著近十部。

陶本一,1941年生,上海人,曾任山西師范大學校長、上海師范大學副校長,現為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兼任多個專業學術組織的領導小組成員。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待遇,現后被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和美國國際傳 記協會收入世界名人錄。

陶鳳崗,1941年生,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有機合成,反應活性中間體,有機功能材料。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10篇,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

陶學榮,1941年生,江西南昌人。現任南昌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長、MPA首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地方政治智力理論與時間研究,頗有建樹。2003年11月聘任為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全國行政學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江西公共管理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陶正華,1942年生,江蘇溧陽人。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陶廣正,1943年生,河北玉田人。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醫專家。北京大學醫學部客座教授。歷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文獻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王清任學術思想研究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診斷分會理事。曾獲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成果銅質獎章和銀質獎章。

陶學憲,1943年生,云南宣威人。曾任云南省志總編室主任、云南省地方志學會副秘書長,并受聘為云南省地方志優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云南省地方志出版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評委會委員。現任職于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兼任云南省志分纂。1994年獲全國科技史協會“耕耘獎”,1996年獲云南省人民政府榮譽獎。并獲“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榮譽證書”,被聘為《世界文化名人辭海》特邀顧問編委。

陶新智,1943年生,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曾任廣西醫科大學心研所副所長、中華醫學會廣西心臟起博與電生理分會主任委員。是區內心臟病介入治療知名專家,先后發表論文120余篇。

陶用之,1945年生,四川射洪人,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統計系教授、統計系主任,主要從事統計分析和統計信息理論的研究。社會兼職有中國統計學會理事、中國統計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統計學會副會長等職。

陶富源,1945年生,江蘇海安人。安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學等。現任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社科基金評審組專家。國務院津貼終身享受者,曾獲全國模范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省十大杰出教師等榮譽稱號。

陶振孝,1945年生,黑龍江人,日語教授。曾擔任日本國立國語研究所作客座研究員,曾在日本朝日大學任教。翻譯日本中短篇小說30余篇,論文及其他文章20余篇,參編書5部,合譯書4部,翻譯書2部,編著2部,。

陶平生,1946年生,江西科技師范學院教授,江西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是著名的九章學塾的特邀教授。2012年后擔任江西省高考數學審題組組長,主要研究方向:數論、數學方法論、奧林匹克數學,曾獲曾憲梓基金會獎和陳香梅獎等。

陶德馨,1946年生,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港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研究,發表科研論文80余篇。兼任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等多項社會兼職,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陶文沂,1946年生,江蘇無錫人,江南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工業微生物和植物細胞工程方面的教學、科研,發表學術論文兩百余篇。現為江蘇省人大代表、無錫科協副主席,無錫臺屬聯誼會副會長。

陶世群,1946年生,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研方向為數據庫理論與技術。發表學術論文76篇,出版著作、教材12本,兼任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程建設與教材編委會委員等多項社會兼職;為山西省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陶思炎,1947年生于江蘇南京。現任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為博士后導師),東南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學、民間信仰、文化遺產保護等。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獲文聯德藝雙馨及省哲學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陶伯華,1947年生,江蘇無錫人,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研究員,海南省洋浦北部灣研究所副所長,華中師大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思維科學學會靈感思維研究中心副主任。發表論文160余篇,合著20部,約300萬字,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事跡人選《當代中青年社會科學家辭典》、《世界名人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模大辭典》。

陶根魚, 1948年生,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陜西中醫學院十大名醫”、陜西省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教師。主持參與科研課題十余項,獲科研成果獎11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陶建華,女,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海洋學,主持國際合作、國家、部委及橫向課題80余項,發表論文100多篇。1992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年地球獎獲得者,2012年度海洋人物候選人。

陶世荃,女,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倫敦大學博士。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美國光學學會會員。兼任中國光學學會全息與光學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多項社會兼職。回國先后主持和承擔十余項國家重要課題,專利三項,主編專著《光全息存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百余篇。

陶華,1948年生,浙江紹興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機械裝配,結構疲勞等,發表論文90余篇,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網點辦主任,陜西中法科技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陶夏新,1949年生,河南新野人,工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防震減災工程和防護工程研究。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政協副主席。

陶澍,1950年生于上海,籍貫江蘇無錫。環境地理學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兩百余篇。2009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執行院長,兼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所兼職教授,中國義和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等多項職務。

陶鑫良,1950年生,上海人。上海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知識產權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副會長等。

陶新民,1950年生,安徽大學教授、兼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古籍研究主編。現為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李白學刊》副主編,中國杜甫研究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文學學會副會長,安徽省文聯委員,安徽省政協委員。

陶國富,1950年生,浙江慈溪人。現任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經濟人文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特聘示范課專家,中國社科院特聘研究員,東方大講壇特聘著名講師,復旦大學兼職教授,專著7部。

陶明龍,1951年生,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上海岳陽醫院主任醫師,兼任上海市中醫腎病學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委員兼秘書長,全國中醫腎病學會腎囊腫醫療協作中心主任等學術兼職。

陶漢華,1951年生,山東萊蕪人,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中醫學會仲景學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內科雜病的辨證論治規律。學術論文70余篇、著作8部。

陶飛亞,1951年生,上海嘉定人。我國著名的基督教史研究專家,現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執行院長,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所兼職教授,中國義和團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點學科“近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學科帶頭人。

陶勑恒,1951年生,南京曉莊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女子學院榮譽教授。兼任南京市教育局學校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江蘇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心理學會理事長,馬來西亞兒童教育研究中心永久專業顧問。南京市勞動模范,感動南京十大人物,全國優秀教師。

陶一桃,女,1958年生,滿族,哈爾濱人。現任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西方經濟思想與理論研究,發表論文150多篇。兼任武漢大學社會保障中心研究員、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深圳第四屆人民代表、深圳婦聯第三屆執委等多項社會兼職。

陶為民,四川天一學院院長、博士,教授,材料科學和電子顯微鏡專家。曾任三江學院教務長,西安外事學院副院長。

陶緒堂,1962年于江西省新建縣。現任山東大學教授、晶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3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和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兼任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中國晶體學會理事, 中國硅酸鹽學會晶體生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固體缺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第六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技學部委員等。

陶學恒,1963年生,大連工業大學信工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新型復合材料的實驗研究,承擔各級課題3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現擔任遼寧省輕工學會常務理事等多項社會兼職。

陶云剛,1963年生,江蘇宜興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863計劃專家,在測控技術、智能材料和結構研究方面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并有獨創。江蘇計量測試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江蘇跨世紀學術帶頭人、航空航天工業部優秀青年教師、江蘇跨世紀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江蘇八五先進科技工作者。

陶建平,1963年生,廣西桂林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領導科學教學與研究,“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近年科研成果50多項。兼任廣西領導科學研究會秘書長,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廣西師范學院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

陶長元,1963年生,重慶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膜物理化學、微波環境化學、復合材料化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任重慶市人民政府第三屆科技顧問團成員、重慶市科技特派員、重慶市萬盛區人民政府科技顧問、重慶市物理化學學科學術帶頭人。

陶棟材,1963年生,湖南農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內容:研究的計算機輔助機械分析和設計。曾掛任湖南省古丈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擔任校圖書館館長。

陶智,1963年生,滿族,遼寧瓦房店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實驗室主任。2003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2004年獲國防科工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5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高校工程熱物理研究會理事等多項社會兼職。

陶波,1963年生,東北農業大學農藥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第九、十屆政協委員;黑龍江省農藥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攻關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獲2項國家專利,主編或參編除草劑專著多部。

陶東平,1963年生,江蘇無錫人。中國礦業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肯塔基大學終身教授。從事細顆粒分選、脫水/過濾等方面的研究。兼任采礦、冶金與探索協會(SME)、美國化學協會(ACS)、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等學會會員,2005年榮獲美國過濾協會資深科學家稱號。

陶雄華,1963年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組副組長。主要從事金融理論方向的研究。

陶婷芳,女,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國際投資學、國際營銷學理論研究。獨撰、譯著十余部,發表論文60余篇。現任上海市場學會理事、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上海社科院“經濟藍皮書”的特邀咨詢專家、上海旅游事業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陶有俊,1964年生,安徽滁州人。中國礦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細粒煤分選和脫硫技術研究,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近20篇。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專家、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

陶然,1964年生,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電信技術。2007年度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9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發表學術論文兩百余篇。

陶建平,1964年生于湖北麻城,華中農業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先后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近2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兼任武漢市財政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農村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陶龍賓,1964年生,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長江講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研究方向:海洋工程水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海洋可再生能源等,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兼任海洋力學與極地工程學會海洋工程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

陶連金,1964年生,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橋梁與隧道學科部主任、橋梁與隧道博士點首席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攻關項目等2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北京市優秀跨世紀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專家。

陶凱元,女,1964年生,湖南湘潭人,兼任暨南大學法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和暨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任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民進廣東省委主委,省婦聯執委、常委、兼職副主席,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局長,政協廣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陶亮,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教授,博導。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助理,發表論文50多篇。是《電路與系統學報》以及IEEE國際電路與系統專業學術年會審稿人。

陶向陽,1965年生,江西南昌人。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激光光學與理論物理。2004年為江西省激光光學專業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陶長琪,1967年生,江西臨川人。江西財經大學首席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訪問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候選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與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是國內知名的數量經濟學家。兼任中國數量經濟學會、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等社會兼職。

陶明達,1965年生,管理學博士,青島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國際商學院黨委副書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和督導,兼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島市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青島市心理學會理事等職。

陶大勇,1967年生,塔里木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獸醫學和中獸醫學,主持或參研課題11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兼任全國畜牧獸醫學會毒物學分會選為分會常務理事,全國畜牧獸醫學會內科學分會選為分會理事,《中獸醫醫藥雜志》雜志編委。

陶生策,湖北武穴人。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生物芯片相關研究,系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兼職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

陶冠紅,1967年生于江蘇常熟。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環境污染物的分析監測等方面的研究。

陶建平,1971年生于四川南部,西南大學生態學專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植物生態學等研究,是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生態學),兼任中國林學會森林生態分會理事,重慶市生態學會秘書長。

陶智勇,1973年生,湖北天門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第六、七屆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

陶智勇,1976年生,博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波動問題的研究,其研究工作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的普遍認可,并多次應邀成為IEEE和JASA的審稿人。兼任中國聲學學會理事,中國聲學學會物理聲學分會委員兼秘書。

陶凱雄,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協和醫院普外科主任、胃腸微創外科副主任、湖北省微創外科臨床治療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強生-武漢協和微創外科技術培訓中心主任。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青年委員等多項社會兼職。

陶波��1977年生,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武漢市青年科技晨光計劃、中國博士后第一批特別資助基金獲得者。擔任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秘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機械學科同行評議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IEEE會員。

原文鏈接:http://zfgtao.banzhu.com/article/zfgtao-213725-6080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