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产幕无限码区/国产寂寞妇女偷情/粉嫩p极品/xxxx91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寄語白楊陶氏八修宗譜
作者:陶國強(又名自文)  文章來源:  點擊數 557  更新時間:2017/2/7 11:23:45  文章錄入:zytfj

欣喜白楊陶氏八修宗譜,令人鼓舞,這是事隔近七十年后族之大事,之幸事,同呼共慶,為牽頭人點贊,有功有德。明初白楊陶氏一世祖先人,原籍江西九江,后遷居江蘇丹陽,與陶淵明同祖同根也。經過近三十代的繁衍,人丁興旺,能人輩出,為國盡忠,為族爭耀,為世人頻頻稱道,可喜可慰。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八修”標志白楊陶氏又將進入一個歷史新階段。欣逢黨的十八大以來好政策,習近平總書記的好領導,又為族人繼承創新發展,開辟了一個更新的廣闊天地,為此,我有幾點想法,談與族人共勉。

第一、堅持明辨是非,發揚剛直不阿的稟性。陶淵明一輩子為官清白做人,“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剛直不阿的稟性,相傳一千五百余年,不斷影響后人教育后人,育孕著族人這一優良稟性。在新的時代,要保持稟性,就是要聽共產黨的話,跟共產黨走,堅持真理,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早日脫貧,早日實現小康目標,早日實現中國夢,共同不懈努力。

第二,堅持艱苦創業,勇于開辟新的天地。白楊陶氏先人因行船誤入白柳,登岸遠望,究形之地,好山好水好風光,插草為標,開辟新天地,建設新家園,并以柳楊新鎮與繁華的項鋪鎮相比美,并利用人地緣優勢,開辟了南京、揚州、泰州、蘇州等商埠、茶館,“興貨船”興了項鋪鎮,繁榮了柳楊鎮。

第三、堅持文武結合,重在教育后代。桐城東鄉素稱習武之鄉,以周陶二九而聞名,幼年時年終年初習武傳授耳濡目染,“板凳花”、“猴拳”、“虎拳”目不暇接,眼花繚亂,老人說:“年少時習點武,利在闖蕩江湖,謀生防身。”習武強身是生存的需要,我們的先人絕大多數更重視教育,“討飯也要給伢念書”成為“桐城文風賽天下”之根深名言。正因如此,我們族人出現一代代讀書名人,支撐世族之大廈。現今不更是如此嗎?

第四、堅持儒家之道,弘揚團結互愛精神。中國五千年文明史,進入封建社會以來,儒家學說,孔孟之道,始終與中國社會演變相伴相形,成為人們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家族,尊老愛幼,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倫理氛圍,成為絕大多數人的精神支柱。我的家庭先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相傳我的祖父陶則鵬,老弟兄三人,他是老小,是老劉家的佃戶,因為家貧,三人都討不起老婆,我的祖父36歲時,老大、老二讓老小討了二婚的奶奶。奶奶后來居上,養育了五男三女,為家族繁衍了新的內涵。

第五、堅持承前啟后,保持優良傳統。陶氏家族世代以來,始終保持中華民族許多優秀思想文化傳統,并在不同時期揉合發展,創新發展,但萬事不離其宗,都在承前啟后,重在對后人思想品德教育,立身之本教育,教育他們好好做人,好學上進,成為有用之人,有益于世族之人,有益于社會之人,不斷為國爭光,為世族爭光。

陶氏家族是個好強好勝,有著光榮傳統的家族,我深信白楊陶氏通過“八修”家譜,會進一步凝心聚力,不斷開拓,到下一個修編時,會用更出色的佳績,告慰先人,幸福后人,圓國之夢。

(注:作者為全國知名棉農專家,國務院專家津貼享受者,原望江縣人大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