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是一個家族綿延的符號,是這個國家和民族傳承的一分子,是不可或缺的。
在這政通人和的時代里,白楊陶氏宗譜“八修”沐浴著盛世的璀璨陽光,應運而生,實實在在地圓了陶家族人的又一個美夢,可喜可賀。
曾記否。“七修”的編纂延續了陶家列祖列宗的歷史輝煌,凝聚了上輩們辛勞,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八修”的問世,亦將伴隨改革開放的中華,閃爍著奇光異彩。這無疑要歸功于發起者的赤誠、果敢,謀劃人的聰明才智,實施群的真誠奉獻。在此,我由衷地向他們鞠躬致敬。
已證實。帝堯是華夏人仰慕的祖先,更是陶家歷代人的福祉。古往今來,陶家人引以為驕傲的萬古流芳的文才武略層出不窮。“惜陰”的侃祖,像一盞明燈照耀著無數勤奮者在成功的大道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攀登上那理想的高峰。賦詩云:“光陰似箭去無痕,惜愛光陰勝積金,世代勤君成大業,陶公正論萬年青”。五柳先生清廉蓋世,成為萬世楷模,他的雄文浩句影響著五州四海(小詩曰:清廉主政古今寥,不慕高枝懶折腰,種豆南山菊故里,桃花源里領風騷)。繼往開來近、現代高風亮節的高官,有影響的學者、教育家、藝術家、無名英雄……是陶姓者不勝枚舉。我以一孔之見,無概全之意,寥寥數筆,淺云:“勞心勞力兩相依,雪壓喬松志不移,畫卷常移天外月,風聞皋漢鶴聲迷”。這一切的一切,不光是陶家人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牢記著、實踐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遙望著。“八修”是一部巨著,他的亮麗現身,證明了陶家人的智慧,展現了陶家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風貌,這必將是同族人同舟共濟的橋梁和紐帶。儼然是一個壯舉。讓我們在共和國的旗幟下,奮發向上,讓優良傳統得以繼承和升華,讓陶家的列祖列宗在天堂里眉飛色舞,笑逐顏開。
廬江縣泥河鎮 陶能蘇